Skip to content Skip to sidebar Skip to footer

【社企迷團】NGO與附屬社企曖昧關係大揭秘!

Written By Martin Tam, edited By SAMSON TONG

編者的話

根據最新的社會企業商務中心的《社企指南 2023/24》,香港現時共有 713 間社企,分別由 381 個團體開辦。其中有149間由 NGO 衍生出來。本文章將會同大家拆解香港 NGO 與附屬社企的關係。

【社企吧!WordPress 課程】

新手基礎課程

無論你想要由零開始打造一個自己的部落格blog,又或者為自己機構建立專業的網站,甚至開設簡易電貿平台 (ecommerce),【社企吧!Wordpress 課程】新手基礎課程可以幫到你,本課程集中為新手入門而設
立即報名

社企、NGO 大不同

NGO(非政府機構) 是指不以營利為目的的機構。NGO 財政來源主要依賴捐款及資助,創辦目的是紓緩特定的社會問題。

至於社企(社會企業),它們同樣以解決社會問題為目的。但與 NGO 不同,社企是一門生意,需要透過提供服務或產品銷售,創造收入,自負盈虧。簡單來說,是以商業手法解決社會問題及倡議社會議題。

為何 NGO 要創立社企?

或許你會有疑問,NGO 已經擔當一個支援社會的角色,為何仍然會建立社企?

1. 填補 NGO 服務的不足:

傳統的 NGO 都會以提供援助的方式支援有需要人士。然而,忽略了服務使用者的自力更生能力。正所謂「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」,令使用者能自食其力,減少依賴才能解決社會問題。社企的出現可以針對 NGO 服務的不足。 

東華三院為例,為了鼓勵殘疾人士就業,成立了 iBakery 愛烘焙麵包工房。雖然 NGO 也有殘疾人士照顧服務,但大多都只集中在日常生活照顧,較少針對殘疾人士就業的支援。 根據政府統計處2013 年的調查,香港的殘疾人士的失業率為 6%,比普通人高出近一倍。 iBakery 正好能填補了這方面的缺陷。他們聘請殘疾人士工作,更會根據學員特長,分配合適的崗位。iBakery 亦提供額外培訓,令員工學懂沖咖啡及拉花這些普通人不懂的工作,改變了大眾對殘症人士的認知。 

SE-Bar-ibakery
 君悅酒店主廚為iBakery員工進行專業培訓。
SE-Bar-ibakery
 iBakery 每日都製造新鮮曲奇。
SE-Bar-ibakery
 iBakery其中一間位於上環的門市。
  1. 政府補貼資助,助NGO可持續運作:

追溯至2001 年,社會福利局有鑑於社福界的實報實銷制度牽涉太多行政程序,所以改為整筆撥款津助制度。目的是鼓勵機構享有更多的自主權,更靈活地調配資源。可是,機構的「一筆過撥款」 只能用以提供「安老」、「家庭及兒童福利」、「復康」等服務。若機構想提供範圍以外的社福項目,需要自行發掘不同資源以維持服務。不少機構會成立社企,透過自負盈虧方式,把賺取的利潤再投入業務,維持服務。但當時不少社企因為缺乏資金營運而結業。有見及此,政府提供了不少資源協助NGO成立社企,希望社企能夠長遠地運作。以下是政府提供給NGO成立社企的資助計劃:

伙伴倡自強:「伙伴倡自強」向NGO提供種子基金,成立社企。受資助的社企旨在提升弱勢社羣就業技能,融入社會。截自 2019 年,該計劃已資助 220 間社企,僱用超過 5,000 名弱勢社羣。

 創業展才能:「 創業展才能」 透過資助協助NGO成立社企,專門為殘疾人士創造更多就業機會,改善殘疾人士就業情況。

社區投資共享基金:社區投資共享基金」是一項種子基金,支援社區團體與商界等機構之間的合作,發展社區性計劃,讓個人、家庭及組織互相支援,社區能力得以提升。

NGO 經營附屬社企面對的挑戰: 

然而正因為社企要兼顧社會使命又要賺錢,所以經營比一般企業更為困難。一般 NGO 成功申 請資助後,都由社工執行該項目。但普遍社工缺乏營商經驗,難以持續經營下去。根據社聯調查,「缺乏管理人才」是其中一項經營社企遇到的問題,他們期望可以有更多支援,增加對社企人員的培訓。因此,城市大學有關提升社企競爭力的報告提議NGO 可積極招攬專業人士來鞏固專業團隊。 另外,報告亦建議社聯可以為社企舉辦更多培訓工作坊,內容針對市場和營銷、管理等知識,讓社企累積更多營商知識。

NGO 雖然某程度上可以幫助解決社會問題。但因為NGO服務的局限及財政緊絀,令他們透過成立社企,獲得足夠資源處理各類社會問題,例如為弱勢社羣創造就業和培訓機會、保護環境等。然而,單靠 NGO 的力量來發展香港社企圈並不足夠。可幸近年有不少商界都加入發展社企。商界、 NGO與大家互相支持,未來社企相信會發展得更加蓬勃。

Show CommentsClose Comments

Leave a comment